2015年12月22日,湖南衛視、湖南日報、紅網等省內多家知名媒體,采訪了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鄧軍民,現轉摘《湖南日報》刊登的文章如下:
臨近年末,盤點數十家省屬國有企業的經營業績報表,湖南湘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一路飄紅的“成績單”格外引人注目:
截至今年11月,集團實現利潤總額14.37億元,完成全年預算的169.48%,同比增長111.85%,在省國資委監管企業中利潤總額排名第一。
克服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的巨大影響,湘投集團的發展呈現出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
“以‘嚴’的標準發現問題,用‘實’的作風解決問題,這是‘三嚴三實’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湘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鄧軍民說,專題教育開展以來,湘投集團以“三嚴三實”為指引,始終堅持資本經營、階段持股、投融結合的經營模式,做到“能投會賣”,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
用市場的“手”,當好全省改革發展穩定的“服務員”
12月2日,以湖南湘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主組建的湖南省國企改革發展基金在長沙正式成立,標志著我省第一個聚焦服務于國企改革發展的資本運作平臺正式啟動。
據了解,國改基金首期規模30億元,其中湘投集團出資15億元。預計撬動120億社會資本,基金規模將達150億?;鹬饕劢刮沂笳w上市、并購重組、定向增發等業務,服務于優化國有資本結構布局,推動國有資本有序流動,全面激發我省國有企業活力與動力。
和其他做實體經濟的國有企業不同,湘投集團經營的“產品”是股權。通過自籌和市場募集資金,滿足重點項目、重點產業的資金需求。“通俗地說,就是用市場的手,做政府想做的事。”鄧軍民告訴記者,集團的“落子”和“布點”,主要服務于全省的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開展以來,如何使專題教育成為湘投集團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動力?鄧軍民給出了答案:以“嚴”“實”作風對接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戰略布局, 瞄準市場需求和未來走向,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引導作用,支持一大批重點產業發展壯大。
今年以來,湘投集團承擔了“氣化湖南”工程的投資、建設、管理和運行。計劃通過三年時間,建設25條省內天然氣輸氣管道,總長度約2233公里,總投資約112億元,到2017年底管道氣化覆蓋全省14個市州中心城市和66個縣市。
近年來,湘投集團重點轉向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自籌資金30億元打造鈦產業鏈。如今,集團控股的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團通過模式與技術創新,在鈦材精深加工領域突破關鍵技術和填補國內空白成果6項,實現了大盤重寬幅鈦帶卷中國“第一軋”,結束中國不能生產鈦帶卷的歷史,被譽為鈦工業發展的里程碑。公司已經成為我國具備全產業鏈的三大鈦精深加工基地之一,為中國從鈦工業大國走向鈦工業強國作出了積極貢獻。
既做好“政府想做的事”,又遵循市場運行規律。專題教育中,湘投集團始終堅持把“嚴”“實”精神體現在經營效果中,及時調結構、轉方式,確保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近年來,湘投集團通過優化資產結構、調整股權比例,提高資產盈利能力。集團果斷退出益陽電廠等傳統火電產業和光伏玻璃等過剩產業,將資金投入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新能源,光這部分今年就進賬近10億元。
讓從嚴從實成為企業管理改革的“新常態”
踐行“三嚴三實”,必須堅持以嚴的作風律己,以實的作風謀事。湘投集團始終堅持“嚴”字當頭、“實”字托底,讓從嚴從實成為企業管理改革的“新常態”。
不得提供鮑魚、燕窩、魚翅等高檔菜肴,不得提供香煙和高檔酒水,不得使用私人會所、高消費餐飲場所……12月18日,在湘投集團采訪時,記者隨意與一些行政人員聊天,大家都能熟悉地列舉公務接待的幾大“不準”。
“不僅如此,從公務用車、出國(境)管理,到差旅費、通訊費報銷管理,集團都在今年內出臺了具體管理辦法。”集團黨委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鞏固和拓展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整改成果,集團嚴格執行三公經費和公務接待各項規定,規范公車管理使用,從嚴把關會議安排,嚴禁借學習考察、出差、開會等名義用公款旅游,壓縮行政事務開支,確保每項經費經得起財政審計,經得起群眾和輿論監督。
把要求貼在墻上,將制度記在心中。教育實踐活動及專題教育開展以來,湘投集團“三公”經費開支持續遞減。截至今年11月,集團本部“三公經費”開支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6%,其中車輛購置及運行費下降了12%,公務接待費用同比下降40%。
用“嚴”字規范管理,用“實”字深化改革。今年來,湘投集團積極順應國資國企改革大潮,以規范董事會建設為抓手,從公司實際出發,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積極探索職業經理人選聘、“三能用工”、員工持股等有關人事、薪酬、績效、激勵約束等關鍵制度和重要領域的改革,進一步創新經營管理體制,創新選人用人機制,改進績效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努力形成“決策科學、管理規范、運轉高效、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
“我們力爭通過5至10年時間的努力,把湘投發展成以能源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金融服務業為核心,管理資產達800億以上的‘健康、一流’國有投資控股公司,既有強大的可持續盈利能力,又具有國際競爭力,更能較好地履行社會責任,為湖南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對此,鄧軍民信心滿懷。
(來源:湖南日報)